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按照我校关于开展“四史”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11月7日至8日,党委学工部(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同志和部分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开展“重走筚路蓝缕革命路,厚植砥砺奋进报国情”主题教育和实践调研活动。
实践团赴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进行参观学习和现场教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部(处)长、学工党支部书记蒋毓新向全体党员阐述了在当前开展“四史”教育学习背景下,组织开展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意义。现场教学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陈答才教授讲述了红二十五军驻扎华阳的时代背景和革命斗争环境,青年教师魏德平回顾了红二十五军在艰难困苦条件下武装开展革命斗争感人历史,介绍了红二十五军在华阳留下的“长征先锋”奋斗印记;博士生导师王晓荣教授剖析了革命历史与现实奋斗的联系,希望党员同志要在学习历史中爱国,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汲取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与经验智慧,学习红二十五军在艰难困苦的特殊环境中,坚定革命信念,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将其作为宝贵的精神资源注入我校“西部红烛精神”的凝铸之中。随后,全体党员在陈答才教授的带领下一同重温了入党誓词。
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副部(处)长祁斌业表示本次学习使自己在实践中了解了党走过的峥嵘岁月和艰难历程,汲取了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智慧和力量,在学思践悟中更加坚定了思想定力和工作目标。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政学工党支部书记吴朝认为,此次支部活动是发挥部院优势,特别是学院在四史教育中的学科优势,进一步丰富支部活动方式,提升了支部学习和主题教育的实效。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袁冰谈道:“在学生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四史’教育,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包宇谈道:“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红军先烈留下的遗物,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张钰超表示通过本次学习教育活动,近距离接触了当时红军的艰难不易,作为一名新生辅导员,会发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品质,坚守育人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此外,实践团还参观考察了华阳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加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论述的重要内涵的理解和实践领悟,进一步升华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共同愿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