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借鉴国内一流高校新时代学生工作先进经验,加深校际之间交流与合作,12月21日至22日,党委学工部(学生处)部(处)长蒋毓新、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鲁燕及部分学院辅导员代表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交流调研,重点就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及特色工作开展交流学习。调研期间,分别与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王逸鸣、副部长王欣涛、樊志,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罗建晖、副部长高梅红,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隋璐璐及相关同志进行了对话交流。
樊志着重介绍了北京大学近年来在辅导员队伍建设、“驻楼辅导员”制度、学生特色活动等工作中的探索和经验。北京大学高度重视辅导员选聘及培养工作,提出“赋能计划”,通过重走革命路、赴港澳台交流培训、定期召开辅导员工作例会等方式,不断激发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内生动力。会上,双方就“驻楼辅导员”制度展开讨论交流,“从住在学生身边,到驻进学生心里”,北京大学完善的楼宇管理机制及较为成熟的辅导员“驻楼”方案为我校进一步细化“辅导员值班室”工作方案提供指导和帮助。此外,北京大学也特别重视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开展“本科新生训练营”系列活动、“圆梦先锋”鸿雁计划、“北大教授茶座”、学生支部书记“学分制”培训等活动,为北大学子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正规大学,鲜明的“红色基因”不仅镌刻进人大校园的一砖一瓦,更深深烙印在每位人大学子心中。座谈中,罗建晖重点介绍了“红船领航”计划和学生工作整体概况。其中,针对新生党员的“‘红船领航’计划马克思主义素养提升培训班”让调研团队印象深刻,通过研读马列经典领会思想精髓,引领青年学子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学习中坚定信仰,在投身实践中树立报国之志。同时,人民大学开创探索“新生导师引航计划”,动员学校领导、教学名师、管理干部等参与其中,为全校每位本科新生配备成长导师,以及聘请全国劳模、时代楷模、行业精英为校外辅导员,深化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培育新时代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会上,蒋毓新以我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的精神内涵作出回应,并表示尽管两校地域有别、学科重点各异,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一致,都旨在培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施展才华、贡献力量的新时代青年。随后,调研团队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

隋璐璐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用一流的学生工作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题,围绕顶层设计、思想引领、指导服务等层面,详细介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学业辅导、党员管理、网络思政、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特色做法。其中,紧扣重大主题开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培训班”、“四有”好老师大讲堂、“治学修身”京师大讲堂、“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等为同学们构建了全覆盖、立体化的理论培训体系,也为我们如何进一步引领新时代青年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指导意义。会后,调研团队与我校2009届毕业生、“全国最美辅导员”、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任雅才,就辅导员年度人物和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筹备工作等展开深入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调研学习让考察团受益良多,三所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让大家对学生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调研小组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学生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奋力追赶:一是对标中省文件,查不足、明短板、找差距、定目标;二是结合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努力塑造“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的陕师形象;三是总结调研成果,学习先进做法,提升工作水平,为我校“双一流”建设作更大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