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为培育优良学风,增强身体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我校秋季学期本(预)科生早操晨读活动于近日有序开展。
统筹安排,加强早操晨读设计。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新气象,党委学工部(武装部、学生处)发布了《关于扎实开展本(预)科生早操晨读活动的通知》,各学院(部)根据通知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学生学业阶段制定了富有特色的活动方案,为早操晨读活动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丰富内容,增强早操晨读趣味。各学院(部)在总体方案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丰富早操晨读的内容,增强早操晨读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跑步、体操、篮球、羽毛球……,经典诵读、外文朗读、主题阅读、科普导读……,让早操晨读活动丰富多彩。
结合特色,提升早操晨读实效。各学院(部)积极开展与专业特色相关的活动,体育艺术类专业学生将早操晨读融入晨练,夯实基本功;文史类专业学生读专业经典,感悟经典魅力;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读经典著作,提升人文素养。各具特色的做法不仅增强了早操晨读的吸引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活动的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何妍:早操晨读活动已开展半个月了,我感受到了青年学生身上的朝气与活力,学生们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预习复习、阅读经典,积累专业知识,在早操过程中振奋精神、提升体质,加强体育锻炼。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张娜:自学校开展晨读活动以来,全院学生每天坚持在小程序进行打卡,各班组织有序,同学们配合热情。晨读可以增长知识,养成良好学风,早操则可以增强体魄,培养自律习惯。早晨的田径场和晨读教室是充满朝气的地方。
音乐学院2020级本科生辅导员张思凡:舞蹈、音乐专业以前就有练早功的习惯,从开始晨读晨练以来,规范了同学们的晨读晨练内容,除了基本功、技法练习,还加入了专业理论知识、英文单词背诵等内容,有利于同学们的全面发展。陪伴在学生身边,在清晨的六艺楼留下我们奋斗的身影,希望通过晨读晨练,帮助同学们形成受益终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晓彤: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的精神状态对我们一天的学习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晨读和早操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如此,晨读还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印象,早操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素质,确实使人获益良多。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子怡:早操和晨读活动已经十多天了,我感到受益匪浅。首先,我们的生活作息明显变规律了。早操、晨读活动让我们恢复了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课堂上不会再因为熬夜而哈欠连天,上课效率也大大提高。第二,早操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还让我们一整天都感到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第三,晨读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清晨的宝贵时光投入学习当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周华鑫:通过参加早操晨读活动,我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明白了健康强壮的体魄是每个大学生的必备法宝。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运动和晨读是我们新一天的“活力之源”’!进取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在今后大学的生活当中,我定会严以律己,积极地参加早操晨读活动,以奋进、乐观的态度追求更完美的自己。
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朱炽鑫:沐浴在师大的暖阳中,操场上的我们,聆听着朗朗书声,在跑道上挥洒汗水。正如《觉醒年代》中说,中国青年应是健康的而非体弱的。师大关心每一位学子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应该感激这个机会,锻炼自己,强健体魄。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秦晴阳:清晨,伴着朝露与晨曦,我们开始了一天的晨读。逸夫楼下,昆明湖旁都留下了我们刻苦练习的身影。在晨读活动中,我与经典作伴,品味着悠悠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魅力,陶醉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这不仅提升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加强了我的文化素养,让我受益匪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