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7点,中国首部社会扶贫公益电影《包裹》陕西首映仪式在我校雁塔校区崇鋈楼一层学思堂举行。首映仪式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处)主办,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陕西省邮政公司、三秦都市报社联合支持。我校党委学工部(处)部(处)长解勇国,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项目管理中心处长赵小洪,陕西省邮政公司市场经营部处长赵炼出席首映仪式。仪式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副部(处)长刘建军主持。
电影《包裹》是中国首部社会扶贫公益电影,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支持拍摄,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实施的“爱心包裹”项目的献礼之作。从2003年起,我校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合作,先后在我校设立了新长城助学金和恒大集团助学金,同时,获得两项助学金的同学还发起成立了“新长城陕西师范大学自强社”。在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指导下,以自强社的同学为主体,我校积极参与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实施的“爱心包裹”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招募推广、系统安排、精心组织,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在学校周边的师大路邮局、明德门邮局、长安区邮局进行“爱心包裹”志愿劝募活动。每个“爱心包裹”价值100元,里面装有全套的学习用品,可以满足一个小学生上学的需求。2011年,我校共劝募完成150个爱心包裹,帮助了150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募集了全套的学习用品。今年,学校将爱心包裹的目标定在200个,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135个。
解勇国在致辞中说,“爱心包裹”这一公益项目,不仅为青年大学生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提升自立自强的素质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同时,在我校掀起了“人人热心公益事业,个个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这项活动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爱的种子,让同学们将志愿服务、爱心传递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主动行为,一种价值认知。《包裹》这部电影,内容丰富,感人至深,将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生动教材。
赵小洪处长在致辞中介绍了“爱心包裹”项目在我省的实施情况,去年全省共有326所学校、32465名小学生接收到了爱心包裹,改善了孩子们在音乐、体育、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困难状况,树立了大爱无疆的公益服务品牌形象,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贫困、受灾地区小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传递爱心的绿色桥梁。
赵炼处长在致辞中介绍说,中国邮政从2009年起就成为“爱心包裹”项目特别支持单位,活动实施三年来,依托中国邮政遍及全国3.6万个营业、投递网点的网络资源优势,依靠60万名邮政职工的辛勤工作,向全国29个省寄递爱心包裹201万件,首创了政府与百年大型国有企业携手共建慈善平台的先河。赵炼表示,各级邮政企业会一如既往,继续为我省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映仪式结束后,全场近300名师生一起观看了电影。电影《包裹》以乌蒙山深处一个叫瓦岩的小山村为背景,讲述了在山区代课一辈子即将被辞退却无怨无悔的蒋老师,与接替他的80后教师吴立山为改变山村教育面貌,与当地村民不离不弃,相互温暖的感人故事。吴立山在网上发帖呼吁社会关注瓦岩小学孩子们的冬天,没想到竟然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心捐赠狂潮。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爱心包裹潮涌而至,围绕分发处理这些包裹,狭隘自私与宽仁博爱发生了剧烈的矛盾和冲突,引发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最终,是两代乡村教师以他们无私的悲悯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让爱心温暖了每一个人。而随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了爱心包裹项目,当年发生在云南大关县瓦房小学的爱心故事,得到了延续和升华。
感人的《包裹》引起了全场学子的热烈共鸣,很多同学感动地留下了泪水。自强社社长、文学院李雪莹同学说,《包裹》这部电影展示了人间有真情,社会有大爱的崇高境界,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用青春和热情为社会做出贡献。心理学院张红说,看完影片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成为一名爱心包裹志愿者的决心,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吸引更多的同龄人加入公益大家庭。教育学院孙俊楠说,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地处贫困艰苦环境中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渴望,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我毕业后要向吴立山老师一样,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教育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见识外面的世界。
电影《包裹》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给同学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根据学生处安排,下一步将在校内增加播放场次,并将电影上传至校园网,要求各学院、教学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观看交流。

公益电影《包裹》陕西省首映仪式

党委学工部(处)部(处)长解勇国致辞

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项目管理中心处长赵小洪致辞

陕西省邮政公司市场经营部处长赵炼致辞

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副部(处)长刘建军主持仪式

首映现场

电影《包裹》海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