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7时30分,200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燃烧的岁月”大型情景音乐会在我校长安校区音乐厅隆重举办。我校长安、雁塔两校区各院系、部教师与学生代表800余人共聚一堂,聆听了这场由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出的音乐会。我校校长房喻致词,对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专程赴我校进行演出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校党委书记江秀乐向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赠送了礼品,该团团长、著名音乐家黄越峰接受馈赠。
整场音乐会分成五大部分。在一曲浑厚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音乐会徐徐拉开帷幕。合唱团为大家演唱了耳熟能详的《大路歌》、《送别》,将观众带入“岁月”的洪流。第二部分以红色——光明色为主题,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演出了男声小合唱《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女声小合唱《大红枣儿送亲人》、《红色娘子军连歌》,混声合唱《映山红》、《万泉河水清又清》,展示了红军战士长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以老舍的抗战诗歌《为和平而战》开始,演唱了61年前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充分显示了抗日战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坚强品质,以及他们同心协力、精诚团结的精神。第四部分,主持人朗诵了苏联诗人西蒙诺夫的诗歌《等着我吧》,为这部分的演出奠定了基调。在手风琴、曼陀铃的伴奏下,艺术家们演唱了前苏联的七首歌曲。其中,欢快动人的《喀秋莎》、悲惋凄怆却又充满希冀的《苏里河》、深沉悠远的《海港之夜》、雄壮激昂的《共青团员之歌》让人印象深刻。第五部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绣红旗》、《我的祖国》几首曲目震动人心,深深打动了观众们的心灵,充分表达了革命先烈们对祖国、民族的深切感情,深深打动了师生们的爱国之心。
演出最后,在长久而热烈的掌声中,全场观众起立,与台上的艺术家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现场气氛十分感人热烈。我校师生纷纷表示,感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的艺术家们为我们带来这次高规格的演出,也感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大家能够欣赏到艺术家们的演出,感受岁月激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培养人格,希望这样的活动越多越好!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教育部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引领当代青年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促进当代青年向真、向善、向美,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2005年开始,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的主题性活动,让大学生们不出校门免费享受高雅艺术的熏陶。
包括交响乐在内的高雅音乐,具有其他学科门类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高雅艺术进校园,有助于开发智力,有利于学生吸取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文化营养,使我们的大学生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交响乐团(CNSO)中国交响乐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交响乐团,是中国最优秀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乐团,1996年重组后更名为中国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是我国唯一拥有合唱团的职业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是我国合唱艺术中的旗舰,从五十年前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对中国的合唱艺术事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合唱团在成立后不久,就代表国家连续两届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合唱比赛,获得金奖和银奖。新中国第一次演出世界经典大型交响合唱作品——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就是合唱团与交响乐团在1959年推出的。合唱团出访过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多次考察(访问)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国际音乐界评论说,“他们无论在合唱技巧、还是发声训练上,毫不逊色于世界任何一支合唱队”。
半个世纪以来,合唱团形成了朴实高雅、豪迈细腻的独特风格,能够准确地诠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合唱和交响合唱作品。合唱团巡演的足迹遍及全中国,在丰富人民音乐生活,提高大众欣赏水平,以及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成就卓著。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以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修养,始终代表着中国合唱艺术的最高水平。如今,合唱团与交响乐团一起,从“构建中国国家主流音乐”的观念出发,在“中外曲目并举,提高与普及并重,面向市场、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正在铸造国交新时期的辉煌。
本场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王琳琳担任指挥。王琳琳极富才气,是国交老一代指挥大师韩中杰的弟子,现正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读硕士研究生。他受曾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中担任了马勒第八“千人”交响曲的合唱指导。2005年9月,他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和中国青年合唱团合作,成功地指挥了歌剧《茶花女》。王琳琳目前已经担任了国交常任指挥李心草的助理指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