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学院(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学校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大力弘扬“西部红烛精神”,激励立志从教的学生坚定扎根基层的教育情怀,践行教育报国使命担当,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学校决定在学生中开展“师德涵养月”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涵养高尚师德 争做新时代“西部红烛精神”传承人
二、活动时间
2021年9月
三、活动范围
活动面向全体师范专业学生及立志从教的学生开展
四、主要内容
(一)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专题报告、主题研讨、主题班团日和晚点名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重要论述,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教育强国、教育报国的自觉担当。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宣传阐释“西部红烛精神”,培育学生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热爱教育、终身从教的职业理想;聚焦师德师风养成教育,开展职业道德和师德失范警示教育,引导学生强化规矩意识、恪守师德底线、规避失范风险,学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
(二)开展榜样激励活动
3.用好党史学习教育“营养剂”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组织学习李保国、黄大年、曲建武、张桂梅等全国师德优秀典型和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从“被感动”到“见行动”,自觉做优良师德师风的践行者。
4.加强校史学习教育,积极践行学校“学识扎实、情怀深厚、灵魂高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教育理念。通过开展杨清源、章竹君、仰孝升等教书育人先进事迹宣讲,举办论坛征文等活动,讲好“西部红烛·两代师表”故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培养造就新一代“西部红烛精神”接班人。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5.通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诚信教育活动月、师范生基本功大赛、班主任能力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师德素养,坚定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争做底蕴深厚、知行合一的“大先生”。
6.依托教育实习、专业实践、勤工俭学、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体育工作坊等多样化的实践育人项目,教育引导学生涵养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劳动品质,提升从教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强毕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践诺履约,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四)开展仪式教育活动
7.强化日常教育浸润,以仪式教育为载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学典礼、升国旗仪式、课堂礼仪、教师礼仪、着装礼仪、行为礼仪等仪式礼仪教育,深化学生对价值观念、行为标准、道德规范的认同,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礼敬中华师道。
8.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2021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21〕8号)意见,以教师节为契机,结合学院(部)实际、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隆重、简朴开展教师节各项活动,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凝聚师生教育共识,营造“尊师、敬师、爱师”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开展心理育人活动
9.实施“师范生阳光心态”培育计划,引导新生上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针对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开展“专业发展团体心理辅导”,培育学生教师职业心理品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及教师职业调查,结合测评结果,积极搭建心理发展平台,促进师范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0.师范生既是今天的“受教育者”也是几年后的“教育者”,要切实增强对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拓展课程教学和实践研究等渠道,构建家校合作和网络教育等体系,着力培育师范生在未来课堂“心理育人”的工作能力,推动师范教育专业化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部)要精心策划、抓好落实,将学生师德涵养教育与新生入学教育、学风建设、“西部红烛精神”阐释结合起来,全方位、立体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二)做好总结报送。各学院(部)要积极凝练优秀育人成果,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并于9月28日前将总结材料纸质版报送至教育管理科,材料电子版发送到教育管理科邮箱。
联系人:齐博洋 崔瑜璠
电话:85310323
邮箱:jygl@snnu.edu.cn。
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2021年9月1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