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青年在交流学习中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和卓越贡献,传承并发扬革命精神。4月28日晚,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与南昌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举办“风雨苍黄百年路 高歌奋进新征程”红色学习交流活动。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和南昌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陕西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杨惠敏主持。

以史为鉴·答初心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活动第一项是“以史为鉴,牢记初心”知识竞答,竞答共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必答题、选分题和风险题三个部分。双方共组建三支三人小队,代表参加知识竞赛。在必答题环节,题目集中涉及党史党建类题目,难易适中,双方队员认真作答,均取得良好成绩。在选分题和风险题环节,双方队员均选择分值最高风险最高的题目,答题过程热烈而活泼,双方竞争激烈而有序,充分展现双方同学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蓬勃精神风貌。同学们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知识交锋中回顾了建党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将重大历史节点的特殊意义铭记心中,外化于行。

回顾党史·筑信念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回顾党史,坚定信念”理论宣讲环节中,南昌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代表李荣梅同学首先带来《弘扬井冈山精神——革命根据地红色法律<井冈山土地法>》的理论宣讲。她从井冈山精神的具体内涵展开讲述,通过阐述1928年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的内容和意义,展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内涵,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陕西师范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余玲玲同学进行了《延安精神放光辉》的理论宣讲。她从延安时期劳动模范吴满友的事迹切入,阐述了青年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号召大家将延安精神熔铸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奋进新时代。宣讲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交流发言,加深了对于革命精神的深层次理解。

实地教学·悟精神
理论入心,实践于行。在“走进历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环节中,两校学生播放了学习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实地录播视频。干农活、自制农民餐、祭奠井冈山英烈、重温入党誓词、深入大陇镇开展调研,南昌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井冈山根据地的艰苦岁月,使同学们对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有了更生动的认识。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录播视频则带领同学们线上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通过细致讲述“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加深了同学们对“西安事变”重要意义的理解。

继往开来·颂党恩
引人入胜,传唱深情。两校学生集体朗诵原创诗篇《颂百年辉煌,展未来宏图》,并深情诵唱了经典红歌《十送红军》、《南泥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回顾深厚的军民情谊,致敬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在朗诵和歌声的交融中深刻诠释了爱国志、强国情、报国行,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用激昂的歌声告白祖国。诚挚的诗篇坚定了同学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独立、解放、幸福和富强”的信念。

寄语青春·展未来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杨子熙、南昌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栾先骏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栾老师指出,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党史知识的回顾学习,同学们从思想层面得到了磨练与熏陶,线上交流不仅使党史知识穿越千里,更让陕西师范大学与南昌大学之间的友谊穿越千里。杨子熙首先对南昌大学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她谈到,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这场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论是井冈山精神,还是延安精神,都属于我们党的革命精神,更是新时代青年最好的营养剂。她希望同学们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寄语全体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艰苦奋斗、砥砺初心使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最后,杨子熙为南昌大学百年华诞送上诚挚祝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本次活动以其新颖形式丰富了同学们党史知识储备、密切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南昌大学法学院的联系,对激励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