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心理学院师生赴榆林开展爱国主义和专业实践教育

发布日期:2021-05-26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青年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加强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与服务祖国发展需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着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5月17日-20日,心理学院“罂爱行动”实践队在党委副书记董增云、研究生辅导员段晓辉的带领下,赴榆林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实践活动。

走进红色圣地,厚植爱国情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清时代脉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实践团赴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杨家沟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米脂县城东南约20公里处。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在此居住并指挥了西北和全国解放战争,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杨家沟是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认真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人的旧居,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以及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机关医院和新华社等旧址,一边聆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一边瞻仰当年遗留的图片和历史文物,共同回顾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感受到革命先辈崇高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灵魂的洗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只有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才能从中感悟到爱党爱国情怀、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重温了红色岁月、接受了革命洗礼,坚定了理想信念,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追求卓越,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开展专业实践,练就过硬本领

为推动学生不断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升,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实践团与榆林市戒毒所合作,致力于全面提高戒毒人员“统一模式”下的心理矫治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戒毒人员心理测评体系构建项目,开展了为期4天的专业实践活动。

17日,学院党委副书记董增云、研究生辅导员段晓辉与实践团5名成员与榆林戒毒所领导和相关干警进行了座谈交流。榆林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高宝清,榆林市公安局第三指导组成员张庆伟,榆林所心理矫治中心部分干警参加了座谈。会上,董增云对学院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科研特点等方面做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项目实施和学生“专业+”实践创新项目开展情况,表示学院将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向科学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全力支持。高宝清向调研团队介绍了省榆林所的基本情况、“统一模式”推进情况、场所(一期)扩建工程中心理矫治中心的规划情况,以及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等,并与实践团就如何在青年干警、青年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交流。

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通过与所领导、中层领导、一线干警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了解了戒毒人员在各个期段集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当达到的心理矫治目标和内容等;通过对四个戒治期段戒毒人员的访谈,详细了解了各期段戒毒人员的家庭状况、入所适应情况、戒毒意愿和信念、复吸原因和情境等。此次访谈是在前期国内外关于戒毒人员心理测评理论调研基础上开展的,为接下来初测问卷的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数据,为确保此次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关闭
上一篇: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集体观看形势与政策高端报告会 下一篇:国际商学院党委开展“感悟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沉浸式体验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