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树立远大志向、厚植家国情怀、尽快适应环境、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我院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成长需求入手,对新生入学教育进行系统规划,积极探索积极有效的入学教育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一、加强适应教育引导学生主动融入
新生入校第一天,提早制定入学教育实施方案,精心做好迎新安排,组织新生有序报到,提供志愿引导,介绍校史校情,帮助新生熟悉环境,学院领导第一时间深入学生宿舍,加强关心关爱;开展家长座谈,从学院发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管理制度、评奖评优等方面进行面对面解读交流,努力构建家校合力,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二、加强校风学风教育做好新生开学典礼
举办心理学院 2024 级新生开学典礼,学院党政领导、各导师组组长和教师代表参加。典礼从人生目标、价值追求、知识储备、成长成才等方面为新生开启大学生活,对新生进行全方位、总领式、立体式的学院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认知教育,发挥典礼育人功能,为新生各项工作的展开打下基础。
三、加强日常管理教育做好校规校纪政策解读和日常管理工作
新生辅导员田甜组织开展新生见面会,从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住宿管理规定、安全注意事项、校内奖助学金、入学教育日程安排等方面对新生做了详细的介绍。此外,邀请学院团委书记张媛媛就第二课堂相关内容对新生进行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准确定位,遵守规定,合理规划,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通过新生见面会,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及学院的基本情况及部分规章制度,进一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做好集体融入教育
为了帮助 2024 级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快速融入到新的环境;提高新生心理素质,让新生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新生的团队精神;促进新生心理健康,让新生学会正确面对心理问题;培育新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阳光向上的积极心态,我院组织新生在田径场开展了“与你‘新’相遇”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

五、开展院长第一课明确未来人生方向
为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深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我院院长何宁主讲题为“深耕专业认知,启航大学新篇”的思政课程,会议由 2024 级本科生辅导员田甜主持,2024 级全体本科生参加学习。何院长系统回顾了学院的改革发展历程,并对学院定位和学科特色进行了简要介绍。就学生关心的培养环节具体要求进行了讲解。何院长鼓励同学们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思考,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她勉励同学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立足专业学习,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六、举行新生班委竞选并召开班干部座谈会
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管理体系,提高班级内部的团队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我院开展新生各班班委竞选活动。班级内候选人们分享了个人优势与过往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对班级管理的见解,以及未来工作的规划与设想。经过激烈的角逐和民主投票,组成新一届的班委团队。他们将肩负起带领班级前进的重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班级工作中去,为同学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茜老师与新任班委成员开展座谈,对入学以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梳理,整体介绍了班干部的任务内容、职责分工、标准要求。她强调班干部应恪守学生本分、发挥带头作用、强化服务意识。同时,她向大家详细分享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类方法,帮助班干部们适应新的角色转变,努力推动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举办新老生分享交流会
组织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之间的经验交流会,加强朋辈引领。以优秀学生学习方法、生活经验交流的方式,引导新生稳定专业思想,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指导新生科学运筹时间和利用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

八、组织新生参观实验室
为进一步帮助 2024 级新生了解各个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进对实验教学的认知,我院组织全体新生前往实验室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参观活动,新生对于实验室设备、环境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专业学习内容有了更为明确的了解,为今后自身努力的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举办新生班主任见面会暨读书分享会
为在师生间构建交流的桥梁,助力同学们更快适应大学生活,我院 2024 级本科各班级先后举行了班主任见面会暨读书分享会。会上同学们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班主任魏聪老师、宋诗情老师、井泽远老师详细了解了每个同学的情况,并为大家解疑答惑,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调适提出了建议。本次班主任见面会不仅为 2024 级新生们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还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了解学院的窗口,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坚持把新生入学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源头,并将其贯穿于大学第一年,结合学生学习生活阶段性特征,以“适应·转变·融入·规划”为主题,分层次、分类别、系统化推进大学适应教育、思想引领、专业认知、学风引导、心理帮扶等工作,帮助新生坚定信念、确立目标、迎接挑战,真正从思想上、观念上、行为上快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