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漆扇绘匠心,AI赋新能 ——教育技术学2401班开展一站式社区班级建设活动

发布日期:2025-11-07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为深化班级文化建设,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2401班举办“漆扇绘匠心,AI赋新能”一站式社区班级建设活动。活动以文化浸润为根基、以实践创作为载体、以创新研讨为延伸,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班级育人品牌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活动伊始,同学们系统学习漆扇的历史渊源与传统制作工艺。漆扇制作涵盖选料、设计、上漆、雕刻、打磨等多道精细工序。通过专业讲解与案例分享,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漆扇文化的精神内核,更对传统工艺中蕴含的“匠心精神”形成深刻认知,为后续实践与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特色,同学们聚焦“科技赋能非遗传承”命题展开探索。期间,“制作非遗传承数字人”的创意构想获得全员认同,同学们提出“通过录入非遗传承人知识体系,还原漆扇制作全流程,降低工艺失传风险,拓宽非遗传播路径”的创新思路,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专业兴趣,凝聚团队共识。

实践环节中,同学们分组协作开启漆扇创作之旅。同学们调漆时的耐心指导、绘制时的默契配合、打磨时的精益求精,让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充盈着协作温情与创作活力。一幅幅融入创意巧思的漆扇作品既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也彰显了青年学子的文化表达。活动尾声,各小组依次展示成品,分享创作理念与AI赋能方案,从“AI智能配色优化扇面视觉效果”到“数字人沉浸式讲解制作工艺”,一系列创新构想充分展现了专业知识与非遗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

此次活动是教育技术学2401班“一班一品”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文化浸润—实践创作—创新研讨”的流程,实现了非遗传承、专业实践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今后,班级将持续深耕“非遗-AI融合”领域,计划将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带入社区与中小学,以师范生的责任担当,助力非遗文化薪火相传,让传统工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活动感悟:

同学们对漆扇工艺的专注、协作中的默契,尤其是“非遗数字人”的创意,让班级凝聚力在实践中自然升温。这场活动不仅让大家深化专业认同,更点燃了非遗传承热情。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集体热爱,将非遗-AI融合之种播向社区与校园,让班级文化在传承中愈发鲜活,以师范生之责书写青春担当。

——教技2401班刘畅

AI技术为漆扇制作提供了无限图案可能,色彩选择不再是两眼一黑的盲目“碰撞”,而是在AI指导下的“有的放矢”。水桶之中,油漆舒展如敦煌飞天;同学们运用提、拉、浸等传统手法,将在水中幻化出独特色彩的漆料缓缓覆上扇骨,定格成独一无二的纹理。这场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美育的实践,让创新与实践在指尖流转,也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抹兼具理性与诗意的独特光彩。

—教育技术学 2401班 任晓禹

撰稿|任晓禹 图片|刘畅 审核:王楠

关闭
上一篇:教育学部联合后勤服务集团开展2025级本科生消防安全实用技能培训活动 下一篇:一站式社区│博雅学风涵养工作室开展 “朋辈榜样面对面”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