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天地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2021年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祝晓晗事迹

发布日期:2021-04-22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祝晓晗,中共党员,1999年12月生,安徽安庆人,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化学(创新实验班)专业本科生,曾担任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本科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大连化物所奖学金1次、校级三等奖学金1次,被评为陕师大第六届“感动春天”大学生自强之星、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科研方面,在核心期刊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和中国化学会第15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上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篇。已推免至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师大梦想的开始

2017年夏天,祝晓晗同学如愿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来自大山深处的他,并没有迷茫焦虑、止步不前,相反,他抱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信念,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奋图强。思想方面,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党的相关知识,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发奋进取,脚踏实地,成绩稳步上升,从排名靠后到排名前列。除此之外,他还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0个小时。疫情期间,他积极响应校、院团委号召,参与志愿帮扶活动,获得帮扶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积极参与“CLS”同屋项目、“精锐”成长训练营、“微爱·远行---爱国励志延安行”游学等活动。在不断努力下,他终于成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

有人曾问过他为何能坚持下来,他说他始终坚信: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初涉科研,用汗水见证成长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就立志为国家科研领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他也不忘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2018年3月,刚刚适应了大学生活的他,怀着对科研的无限憧憬,进入了翟全国教授的实验室,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周六其他同学还在睡懒觉时,他就已经搭乘七点的校车从老校区来到新校区致知楼,开始做实验、看文献。刚开始的他一头雾水,每日忙忙碌碌,重复着相同的实验,却不明白背后蕴藏的科学原理,无数次的失败让他几乎要放弃……这时,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师兄师姐们的鼓励支持,让他懂得: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积累得来的,思考是成功的催化剂。自此开始,他不再忙忙碌碌浑浑噩噩,而更多的是潜下心来钻研。慢慢掌握了方法后,实验竟也渐渐有了起色。在师姐的鼓励下,他愈战愈勇。为了合成完美的晶体材料,他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改变实验条件,更换方法策略,并积极与师姐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原理。为了处理实验数据,他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Origin、Chemdraw等专业软件,系统学习各种实验方法、操作技能。

有志者,事竟成。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果:以第二作者身份在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发表一篇论文、美国化学会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SCI一区,IF:8.758)发表一篇论文。

微观世界中那些奇妙的晶体结构,让他领略了化学的魅力,也激励了他在科研路上越走越远。2019年3月,他组建团队,着手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整个过程充满了波折。刚开始由于对项目了解不多,立项申请书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充分了解课题,他和他的团队阅读了大量文献,细细打磨着项目申请书,增删修改十余稿……最终,团队在校级答辩中表现优异,项目获评国家级立项。暑假期间每天八点半到晚上十点,团队每一位成员都待在实验室做实验,向师兄师姐请教学习。团队之间每天一汇总、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规划,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国创项目得以顺利结项,且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充实的经历,使他建立起对科研的基本态度:严谨、坚持。

脚踏实地,用热情积极向前

虽然取得了推免成功的阶段性胜利,但是祝晓晗同学并没有骄傲自满。在收到拟录取通知后,他即刻从思想上转变了自己的身份,以研究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提升实验技能、了解课题组工作,他主动联系导师,要求提前进入课题组,开启自己的科研新征程。

在这期间,祝晓晗同学继续发扬了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早出晚归,踏实肯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老师分配的每一项任务。为了提升专业英语水平、巩固专业知识,在每天科研任务很繁重的情况下,他也要抽出一小时来阅读英文文献,并时常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师兄师姐讨论学习。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祝晓晗同学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最近,他参与的课题已经有了喜人的成果,有两篇高水平文章在投。这是对他辛勤努力与付出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的鼓励。

未来,他将继续秉承陕西师范大学“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保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勤奋好学,磨砺意志,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志存高远,追求卓越,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攀学术高峰。


学生推荐意见: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苔》可以说是祝晓晗同学的真实写照。诚实、善良、踏实是他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他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方面,专业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异,积极投身科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除此之外,他在学生工作方面也十分热情,曾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为同学们做了很多实事儿,收获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然而我们知道,这些成功的背后,是他日日夜夜的奋斗与坚持。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 封治虎

 

 教师推荐意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祝晓晗同学虽出身贫寒,但他铭记初心,自立自强,不懈地向上攀登。他学习成绩优异,热心公益实践,多次荣获学校各类荣誉奖励。祝晓晗同学对科研工作有浓厚兴趣,入学以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丰富的科研实践训练。先后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并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和会议论文,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希望祝晓晗同学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中,不断提升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薛东

 

学院负责人推荐意见: 

祝晓晗同学学习刻苦努力,思维活跃;生活中积极向上,团结同学;工作勤奋踏实,兴趣爱好广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虽出身贫寒,但他从不放弃努力,从入学之初就表现出对科研的浓厚兴趣。他喜欢独立思考,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些品质帮助他出色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天道酬勤”,四年的辛苦努力终有回报,他多次荣获校级荣誉奖励,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SCI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各一篇,并顺利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希望祝晓晗同学未来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高玲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