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楠,女,汉族,中共党员,1999年1月生,山西人,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主持(省级)创新科研项目一项,参与校级材料学子创新基金项目一项,作为第二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0.652)发表论文一篇,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与荣誉等共计7项,志愿服务时间累计102小时,目前在院内陈煜老师课题组参与研究贵金属结构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化学/电化学能量转换相关课题。
李雅楠同学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第二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校级二等优秀奖学金、三等优秀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优秀团员,陕西师范大学“战疫,向上的力量”征文比赛二等奖、陕西师范大学第三届启夏青年节趣味实验展优秀操作奖等荣誉。
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学习生活争做榜样
李雅楠同学自进校以来一直秉承谦虚踏实的信念,努力学好每一堂课,坚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大学三年里她没有缺席任何一堂课,总是能在课下与老师探讨自己新奇的想法,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她的专业核心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等)均达到了90分以上,此外她还积极报名参加科研项目和大学生英语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课下她总是出现在图书馆、学院实验室,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水平,即使是在宿舍里也有她埋头读书的场景。她在刚刚入学时便已经对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做出了清晰而有序的规划,以自己的计划为路线,她不紧不慢地先后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取普通话证书及计算机二级证书等。在她看来,周末和寒暑假不仅仅是用来放松身心和调整状态的,更是提升自身能力,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她早已习惯了在紧凑的大学生活中衡量每一件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完善自身水平,不断汲取营养努力成长。
锐意进取,脚踏实地,科研道路乐享其中
李雅楠同学在经历过前两年的知识积淀后,主动联系老师表明自己想要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研究的想法,在得到老师的同意后跟随实验室的薛淇博士从最基础的实验操作学起,不断积累经验。由于疫情原因,大二下学期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很少,为了补上自己遗漏的知识,她主动请求暑假期间留在学校向师姐学习,西安六七月的酷暑天伴着对新校区的陌生感并没有令她退缩,反而使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实验上。作为大创的负责人她更是时时刻刻关心着实验的进展,刚刚立项后对PdH纳米晶的相貌调控是最难的事,对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前驱体浓度、还原剂类型及反应温度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获得了具有三维自支撑高度支化的PdH纳米晶,这更加增强了她进一步研究的决心。在学习了大三的核心专业课后,她对样品的电化学活性进行了独立测试,发现了PdH纳米晶确实对产氢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可以被用作高效产氢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金属精炼等方面。同年协助师姐完成实验,承担样品制备、表征及实验数据补充的环节,合成出了具有对HER反应低的过电位及小的塔菲尔斜率的CoCO3纳米球,将相关工作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0.652)期刊上,这也是对她刻苦努力的一种认可,更加坚定了她矢志科研的信念,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查阅文献的能力和对数据处理软件的熟悉程度,她于今年作为主要参与人主动报名参加材料学子基金创新项目,寒假期间她就已经在为申请项目做准备,阅读了大量文献并尝试自己写综述,了解现在硝酸盐还原的前沿学术动态,参与撰写项目申报书和立项PPT的制作,团队初步获得相貌较好CoP纳米梭,为下一步探究其对NO3-催化还原的法拉第效率及NH3产生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不断提高自己实验水平的同时,她还热情地帮助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在制样、测XRD、紫外、各种电化学表征中都主动帮忙,即使是远在国外的师姐需要补做实验数据,她也尽心尽力做好每一步并及时与师姐联系,讨论进展、分析结果、传送数据。在这样额外宝贵的科研经历当中她积累了很多实验经验,也更深刻地见识到了科研的魅力。
明志报国,坚定信念,未来攀峰敢为人先
在大学三年的本科生活中,李雅楠同学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努力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她所参与的志愿活动达102个小时。同时她还在大一时担任班级的班长,主动服务于班级,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给大一新入校的同学家的感觉,她也因此获得了“五好学生干部”的称号。为了解专业相关热点,见证前沿,她在近期还作为志愿者参加了第十八届全国电介质物理、材料与引用学术会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见证大家风范。
李雅楠同学始终认为青年学生应当将自己的目光着眼于祖国的发展,在不断学习中用知识和本领武装自己的头脑,给祖国的材料研究添砖加瓦,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验中予以检验,争取在国家的建设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一切都会如约而至!
学生推荐意见:
李雅楠同学性格乐观开朗,待人热情,注重团结舍友,在思想方面品德优良,作风端正,为人正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认真负责,成绩优异,实践能力出众,她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作风,朴素自强,乐于助人,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平时,她还经常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她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积极上进,在许多方面都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 岳雅琪
教师推荐意见:
李雅楠同学是我课题组的一名本科生,也是我教授的《电化学》这门课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她能做到认真踏实,作业表现良好,成绩优异,课堂积极发言,思维活跃,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功底。雅楠同学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于大二加入课题组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她能熟练使用多种仪器,独立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同时还主动申报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材料学子科研基金项目,在参与本课题组贾怡同学的“Porous cobalt carbonate hydroxide nanospheres towards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研究课题当中,给予了论文修改期间的部分数据补充工作,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0.652)上发表论文,具有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我相信雅楠同学在未来一定能坚持自己刻苦努力的精神,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煜
学院负责人推荐意见:
李雅楠同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待学习踏实努力,刻苦认真;在平时的生活中作风正派,待人真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热爱生活,能够认真踏实地学习,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该生曾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陕西师范大学二、三等优秀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主持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一项材料学子科研训练项目,同时还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0.652)上发表论文一篇,是一位非常有潜力的学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陈新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