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天地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学生标兵杨馥畅事迹

发布日期:2022-07-05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杨馥畅,女,四川省南充市人,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历史学卓越班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先后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年级学习委员负责人,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监察委员等职务。现签约至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优秀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陕西省“优秀毕业生”,校“红烛杯”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校“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等奖项荣誉。

红烛精神指引人生梦想

如果要追溯梦想的开端,那么杨馥畅在很小的时候就埋下了教师梦的种子。谈及为何会选择公费师范生,杨馥畅眼里是满满的星光:“毫不夸张地说,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想要做老师了。”她说,小时候想当老师,是因为老师管着一个班的小朋友,像个神气的孩子王。后来,在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给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老师,就越发感受到教书育人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2018年9月,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梦寐以求的陕西师范大学,成为一名“陕star”。在她教师梦启航的地方,在“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影响下,她从一个仰望星空的梦想家,成长为一个脚踏实地稳步前行的逐梦者。

在杨馥畅进校之初,学院的老师们就结合曾经在中学做老师的经历告诉她们如何才能做好教育、当一位好教师,而她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了自身对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西部地区卓越师范生代表,她曾参与《中国教育报》的采访,也曾经作为师范生代表在校史馆开幕式上发言。她逐渐意识到,“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师大人深沉的积淀,如今则更需要传承,因此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教师教育的理想:在“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引导下,坚守初心,坚守信仰,提升技能,到家乡最需要的地方去深深扎根。

博学精研积累扎实学识

入校以来,本着严谨求学的态度,她认真学习历史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绩位于专业前三,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

她积极投身科研,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陕西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口述史“家•春秋”等调研项目,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作为师范生,她认真钻研教学,从史料中挖掘教学元素,以便让学生去触摸和感受真正的历史,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尝试打破教材的原有结构,以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为主线来建构课程。同时,她也注重师范生技能的培养,积极参与各类讲课比赛,并在校级院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她培养自身特长,大二时就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辅修英语第二专业,通过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考试,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在一次次的教育实践中,她对历史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自身教育者的身份越来越认同,她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好老师。

笃行实干谱写青春华章

在积累学识的同时,杨馥畅也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丰富的工作实践经历,培养了她团结协作的能力,也锻炼了她的沟通组织能力。

作为年级学习委员负责人,她时常组织同学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分享活动,协调全年级作业资料的收发工作,做好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桥梁;作为党支部监察委员,她积极参与党支部各项活动,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党务工作,为支部吸收和发展新的党员,是支部书记的好助手;作为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她对学院物资进行统筹,做好大型会议记录以及文件整理工作。杨馥畅始终认为,对于师弟师妹的引领帮助是爱与关怀的厚重传承,也是每一个历院人都需要坚守的优秀传统。因此,她也积极参与了学院“学长制”工作,为身边同学和学弟学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

在校内外实践中,她还积极参加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大学期间,她在碑林博物馆、学校教育博物馆做讲解员,深入了解文物,将自身外语特长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用中英双语为参观者讲述石碑和文字背后的故事;同时,她还积极投身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学院师生的一致认可。

四年的大学生活,杨馥畅收获了满满的爱与成长。她相信,坚定的信仰、扎实的学识、积极的态度一定能塑造出一支闪耀的西部红烛。毕业是她作为学生的终点,也是她作为人民教师的新起点,她会带着知识和热爱奔赴真正的讲台,不辜负学校和国家的培养和期许,热烈地盛开在光辉教育事业的花海!

关闭
上一篇: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学生标兵王浩媛事迹 下一篇: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学生标兵石晓静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