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天地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2023年学生标兵李思遥事迹

发布日期:2023-11-02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李思遥,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2002年12月出生,教育学部2020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现任教育学部团委副书记、2020级学前教育卓越教师实验班副班长。入校以来,李思遥获“二等优秀奖学金”、“三等优秀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先后主持两项社会实践项目。

一、用信念披荆斩棘

“我热爱团学工作,以青春之我、答强国之卷是我一直以来的价值追求,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李思遥立足学生团干部工作岗位,砥砺奋进,追求卓越。大三上学期,初任团委副书记的她,面对着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学生工作,她毫不退缩、迅速适应,刻苦踏实、勤奋工作。她深知做好基础团务是工作的第一步,每天花费两三小时学习团务知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秉持着十年磨一剑的信念,她逐渐从笨拙的新人成长为熟练的“老同志”。

担任团委副书记期间,她以“三会两制一课”为抓手,努力协助团委书记老师打造“学习型、先进型、服务型”团支部;她还每月和团支部书记开展工作交流,带领他们在团务工作上下足功夫,力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好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精品团日活动。与此同时,她时刻树立服务同学的意识,引导他们扎实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政治素养。

她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她也获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二、用毅力勇攀高峰

赤子丹心、抱朴守拙,行稳学业生涯之路是她的学习信条,正如她所说:“我是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在专业学习上,她本着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综合考评与专业成绩排名均稳居班级前列,她还多次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勤助科研项目并顺利结项,也因此获校级二等优秀奖学金、三等优秀奖学金等荣誉。

她深知求学之路道阻且长,只有付出努力、不懈奋斗,才能拥有满满的收获,才能不愧于“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培育与滋养。

三、用初心践行使命

鲁迅先生曾说:“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夜里发一点光。”李思遥把发光发热践行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让志愿服务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真正践行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自她进入师大的第一天起,从学长帮忙搬运行李到老师走进宿舍关心关怀学生,一件件温暖的小事都滋润着她的心灵,而她也以同样的方式回馈身边的同学。每到周末,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无论是去烈士陵园扫墓还是去陕西省图书馆打扫卫生,无论是在新生入校时带领新同学们参观校园、协助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还是疫情期间积极分发物资,她时刻用热心、爱心、细心温暖他人。

这些难得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经历也成为她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她愿时刻做一颗奋发向上的种子,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永远向上向善。

四、用行动心怀家国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她努力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她曾参加“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和“党史学习”专项实践活动并担任队长,也参与了“陕西省筑梦田中服务队”和“你好,灿灿——城乡儿童书信体互助式成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她看来,社会实践是提升自我的良好途径。

2021年暑期,作为社会实践队长的她,结合家乡文化特色,带领小组成员前往全国劳模刘西有的家乡——丹凤县龙驹街办马炉村,相继参观了马炉村农耕文化展厅、爱心超市、申农工艺、全国劳模刘西有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基地和马炉村“三变”改革成果展,以此深入党史学习,感悟红色历史文化的内涵。

2022年6月以来,她作为“你好,灿灿——城乡儿童书信体互助式成长”项目的成员,持续为陕西省咸阳市秦都林凯城小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市新坪镇安民小学的学生开展城乡儿童“首印礼”写信、“一起捏灿灿”、“一封家书寄情思,体悟中华书信美”等多项活动,为城乡儿童搭建沟通的桥梁。

志存高远,排除万难。未来,作为一名公费师范生的她,必将扎根祖国西部大地,在基础教育一线不断发光发热,践行好、传承好“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关闭
上一篇:陕西师范大学2023年学生标兵同妍事迹 下一篇:陕西师范大学2023年学习标杆宿舍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A1-126风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