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颖戈,女,汉族,中共党员,2001年12月出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新文科基地班)专业学生,现担任文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大学生皮影艺术协会会长,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两次)、“挑战杯”省赛金奖、“互联网+”省赛铜奖,曾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两项、省级一项,校级勤助实践创新项目一项,曾参加联合国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培训班,曾被评为省级防艾知识宣传优秀志愿者、校级优秀学生标兵、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步入大学意味着人生进入了新阶段,我们应当以怎样的状态书写青春这一新篇章?崔颖戈结合三年来的学习生活经历给出了她的回答——“勇于探索,勤于思索,忠于求索”。
一、砥砺奋进,勇于探索
“师大给予我们的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机会以及更自由的选择。”崔颖戈这样说道。三年来的大学生活经历让她认识到只有敢于探索新领域,不因恐惧陌生而固步自封,不因害怕犯错而裹足不前,“想我所想,为我所为”,方能丰盈自己。
在思想觉悟方面,崔颖戈积极参加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团校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启夏英才大学生骨干训练营等,致力于提升个人能力,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在学业发展方面,她热爱学习,全面发展,前五学期学业成绩位列专业第二,连续两学年综合测评位列专业第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崔颖戈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科研方面,她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索解决社会当下问题的方法,如她主持了省级大创项目《虚无与真实:探究元宇宙对现代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她体会到了运用理论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乐趣。在课外,她积极参加如2020年“红色印迹”寻访、2021年“探寻青铜文明”中外暑期研学等各类实践活动;同时,她在各项文体活动中也有出色表现,如在校院运动会中分别获取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的成绩,在校书法比赛、诵读活动、公共艺术展演和表彰大会中均有作品和节目获得好评。


二、奉献担当,勤于思索
崔颖戈在校外热爱公益事业,她积极参与“守护秦岭大学生在行动”“拾壳郎”公益环保活动、助残日“生命健康,行走的爱”公益健步走等活动;在校内热心服务同学,在班级、院级、校级等学生组织均有任职经历,组织文学院学生会开展文化宣传、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技能大赛、理论宣讲、朋辈辅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师生一致认可。


在2021年末西安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校院号召学生骨干通过多种方式自发地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崔颖戈积极响应号召,在疫情期间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自愿担任A区联络人和A2层长,协调配合组织园区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对各项工作都尽心尽责,为同学们排忧解难,获得校级“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


在志愿服务的经历中,崔颖戈看到了很多,也深受感动。她提到一句电影台词:“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她认为,唯有不断地思索,方能看到真实,方能勇担责任,方能得到进步,从而提升自己。
三、创新传承,忠于求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崔颖戈深知自身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她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皮影艺术协会会长,她和社团成员们持续推动皮影原创剧目进校园、进社区,致力于陕西皮影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她曾参加联合国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三年期培训计划”第二期培训班,同时拟发表一篇有关非遗的学术论文。并且,她热切关注国学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乡村儿童教育现状,希望能够为乡村教育和国学文化发展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参与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乐学小书童——乡村儿童国学教育帮扶先行者”在2021年获得国家级立项,并于2022年获得“挑战杯”省赛金奖和“互联网+”省赛铜奖。


知识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在于积累,对此崔颖戈坦言,只有一步步稳扎稳打,一寸寸摸索前行,一点点日积月累,一分分汗水倾注,才能体会到胡适先生所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最后,她还提到了人民日报中的一段话:“既有仰望星空、紧跟时代的格局与胸襟,也有坐‘冷板凳’的耐力与能力,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精气神。”在自信自强中守正创新,于踔厉奋发时勇毅前行,崔颖戈坚定地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她想,这也是忠于求索赋予每一位当代学子的责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