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院长安校区新建公寓912宿舍这个小家庭自入校以来,充分发挥民族团结精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学习生活上相互帮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目前已全员升学。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成员简介
乔月,女,蒙古族,中共党员,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已推免至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第六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校级一、二、三等奖学金,荣获“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校友访谈先进个人”等称号。
王锦,女,彝族,中共党员,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新文科基地班)专业学生,已推免至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曾获省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学生团干部组)二等奖,校级二等奖学金一次,三等奖学金两次,多次荣获“十佳团委副书记”“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等称号。
杨烨,女,白族,共青团员,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已推免至陕西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方向。曾获得第六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暨论文大赛散文组特等奖,两次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并荣获“优秀学生助理”、“优秀学生”等称号。
李书萌,女,蒙古族,共青团员,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新文科基地班)专业学生,曾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军训“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称号,于《陕西师大报》推出的“飞渡疫情、寻书自我”阅读分享会中获校级二等奖。多篇作品发表于省级、国家级期刊,见于《青年文学》、《散文选刊》、《草原》等刊物。2023年文学作品入藏内蒙古文学馆,并参与内蒙古中青年作家联展。
二、成员事迹
在思想上,我们热爱祖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与学习学校学院组织的党员“红烛班”、青马工程等多项理论培训,不断提升个人理论素养。在学习上,我们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宿舍四名成员自入校以来成绩优异,曾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多项荣誉,目前均已推免。
此外,充分发挥钻研精神,在文学创作与科研上表现突出。王锦论文《制造吕太后:论<史记·吕太后本纪>中的政治隐喻》载入北京大学“博雅论坛暨第六届史记论坛”论文集。李书萌多篇作品发表于省级、国家级期刊,见于《青年文学》、《散文选刊》、《草原》等刊物。杨烨作品《外公是一池水》曾获得第六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暨论文大赛散文组特等奖。四人均分别主持或参与2-3项大学生创新项目获省级或校级立项。
宿舍成员文学作品及论文获奖或发表情况
此外,我们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本着为同学服务的初心,认真负责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王锦曾担任文学院本科生兼职团委副书记,乔月曾担任学院团委宣传部部长、杨烨曾担任学院昭文融媒体中心新闻部部长、李书萌担任学生助理。我们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运动会、迎新晚会、校友访谈、普通话推广调研、乡村文化振兴调研等,在各项活动与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宿舍四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学生助理、爱心捐赠、图书馆督导、迎新服务等多种类志愿服务,自入校以来四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545小时。


宿舍成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及文体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