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亚辉,男,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2021级公费师范生。
四载春秋流转,他在师大校园里追逐星光,用脚步丈量成长的刻度。从青涩学子到讲台师者,从实验室的探索者到跨越山河的支教人,从镜头后的记录者到校园文化的传播者,他始终以党员初心为炬,以“西部红烛”精神为帆,在求知、求真、奉献与担当中铺就青春的经纬线。此刻回望,那些伏案钻研的深夜、跋涉乡野的足迹、云端课堂的星光,终汇聚成一条通向远方的路——一条用专业赋能社会、以热忱反哺教育的成长之路。
一、勤学笃行,攀登学术阶梯
四载寒窗,陈亚辉用“求实创新”的笔墨镌刻成长轨迹。他的学业曲线始终昂扬向上: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奖学金,连续两年被评为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奖项30余项,在学习上,他始终以专业知识为本,夯实自身地理教学的基础。
二、创新求真,深耕科研沃土
在科研天地里,陈亚辉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志。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项目式的线上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以中学地理学科为例》,带领团队深入巴蜀山区开展调查,并对重庆市江津四中进行支教,研究成果获评“省级优秀”,为地理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第一、二作者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用切身经历聚焦当前地理教育现状。
三、知行合一,播种希望之光
三尺讲台承载着陈亚辉对教育扶贫的深情。在大学四年时间里,陈亚辉连续三年进行支教,为内蒙古巴彦淖尔、重庆江津四中等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授课,惠及学生200余人。2024年跟随老师赴宝鸡祝家庄九年制学校进行支教。这些经历让他更深刻理解了“西部红烛精神”的灼灼光华。
四、躬身力行,担当青春使命
作为学生干部,作为中共党员,陈亚辉始终以“服务者”的姿态诠释责任。担任校学生会融媒体中心影视组组长期间,参与多篇推文制作;大二至大四期间担任学院新媒体中心主任,带领团队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与特色,制作多篇优秀推文,推动学院新媒体获评全校优秀案例。在校期间,陈亚辉参与发布原创的作品阅读量超五十万,持续用镜头记录师者风范,用文字传递学子心声。
从秦岭北麓到河套平原,从实验室到支教课堂,陈亚辉用四年时光践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精神。未来他将继续以地理人的专业视角丈量祖国山河,以青年党员的赤子之心书写时代答卷,让青春在服务西部基础教育的事业中绽放绚丽之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