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育人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实效,学工系统成立了体育育人工作坊。工作坊下设足球、马拉松、羽毛球、篮球4个工作部门,秉承“体育+思政”育人工作理念,依托专业导师和思政导师联动组成的育人团队模式开展相关工作,育人成效较为显著。

创新活动内容,落实实践育人:体育育人工作坊包含日常训练和特色活动。每周会有固定的训练时间,按照教学计划对工作坊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除此之外还举办了“校园迷你马拉松”“羽毛球新老校区交流赛”“云端颠球挑战”“我是篮球解说员”等活动,活动整体参与度高,效果明显,在弘扬体育竞技精神的同时,融入了集体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体育、感受体育、热爱体育,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和阳光心态。

讲好体育故事,加强文化育人:为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学生体育、美育教育,体育育人工作坊开展了“足坛经典比赛回顾”“篮球传奇球员风采”“羽毛球奥运历史回看”“马拉松的前世今生”等主题宣讲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时,工作坊组织成员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奥运冠军进校园”讲座暨“同心共筑中国梦,毓秀·雁塔”民族舞蹈汇展活动,同学们在切身感受到奥运冠军风采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奥运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奥运精神”,激发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凝聚力。

根植体育精神,筑牢思想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强身健体、道德培养、个性塑造、意志品质培养融为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育人工作坊充分挖掘体育育人中的思政元素,在团队建设、日常训练、特色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寓教于乐的方式,把娱乐性、针对性、教育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围绕“以体育人、以体育心”的工作目标,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实现全面发展。

部分参与成员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彦燊:参与足球育人工坊的经历让包括我在内的每一名同学都得到了提升,这种提升不仅仅是球技方面,而且还领悟了什么是真正的团队合作,这也体现了工作坊的“育人”属性,在体育和德育方面均有成效。足球只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收获大于足球本身的东西。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徐一坤:加入马拉松育人工作坊对我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帮助,一方面,我的生活更加充实,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了解了一些同学与运动的故事;另一方面,我可以把在工作坊学习到的对待事物方法运用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储德朋:很开心加入羽毛球工作坊,这里不仅有优秀的教练、亲密的队友,还有专业的训练和有趣的游戏。羽毛球工作坊让我有机会走“近”羽毛球,更加真切地感受羽毛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来到这里,不仅我的羽毛球球技有了很大提高,我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也越来越好。既然“羽”你有缘,我愿意“羽”你相伴。
体育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晨阳:篮球工作坊让我有机会了解篮球并且爱上了篮球。篮球运动是在团体对抗和变化条件下进行的,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应变能力和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参加篮球工作坊,培养了我们团结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拼搏精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