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思政卓越教师实验班顺利举办“学党史 担使命”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1-04-08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提高卓越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学习沿海发达地区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下学期教学实习做好充分准备,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实验班于2021年3月31日至4月3日赴广州、深圳开展了主题为“学党史 担使命”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班主任张琳教授、辅导员杨子熙带队,2018级思政卓越教师实验班全体同学共30人参加。

广州、深圳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领头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广州与深圳市高考成绩居全国前列,省级普通高中比例、基础教育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改革创新,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结构优化、规模优裕、质量优异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在广州特色、国家水平、世界标杆的现代教育建设中成效显著。同时,作为开放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学生的思想也更加活跃开放,需要思政课教师有更高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通过观摩当地中学思政教师的精彩课堂,让同学们感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体悟了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丰功伟绩与深厚的革命文化的学习,为同学们学习“党史”、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主要观摩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深圳科学高中两所学校教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聆听了主题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深度评课”报告讲座,开展了“回顾党史瞬间,致敬建党百年”的教育活动。

4月1日上午,同学们来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旁听了阮婷老师的政治公开课,所选教学内容为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最后一课“多彩的职业”。课后,阮婷老师向大家详述了她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教学反思,同学们结合听课感受与阮婷老师进行了交流。阮婷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如平时教学要重视课堂问题导入吸引教学对象,实习期间听课要重视整理分析、掌握老教师的逻辑思路,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等。最后,本次观摩活动的主持人李玉老师和张琳教授对观摩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

4月1日下午,同学们在丽枫酒店5楼会议室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石成教授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深度评课”的精彩报告。刘石成教授为同学们播放了两节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公开课的比赛视频,让大家了解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正如他所言,“同课异构”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观看完“同课异构”的两节视频后,刘老师又通过同学们的评课,为大家总结了深度备课的六个融合,即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历史与现实相融合、任务与素养相融合、知识与逻辑相融合、内容与时政相融合、新知与旧知相融合。他强调,“同课异构”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进行教学研讨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老师们可以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本次讲座中,刘石成老师展示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使同学们获益匪浅,对如何更合理高效地进行思政课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4月2日上午,全体师生前往深圳市科学高中,在此开展了同课异构听课学习以及师生座谈会活动。首先,全体师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旁听由汪梦、陈宽、张瑜、李歌四位老师以“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为教学内容的公开课。课后,全体师生来到报告厅举行座谈会。周建兵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深圳科学高中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罗幸平老师为同学们分享了新教师身份转变和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经验。她提出,要实现教师角色转变要处理好四对关系,要做到“三心二意”,即初心、爱心、恒心,有诗意和情意,要多看书、多参赛、多涉猎。最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针对议题式教学、教师应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等话题进行分享答疑。

 

 

关闭
上一篇: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2021年春季运动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2021年第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