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娴,女,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国家公费师范生。立志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她,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牢记“国之大者”担当,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她脚踏实地,在矢志奋斗中练就过硬本领,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在校期间累计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30余项;她信念坚定,在传播信仰中开拓前行,担任全省高校宣讲联盟讲师,将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故事广泛传播,深入校内外、基层一线累计宣讲达50余场,覆盖听众万余人。作为“青马先锋”网络育人平台骨干,制作网络作品55期,阅读量3万余次,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传递网络正能量。
她心怀国家,担任本科生党员“红烛”班班长、学院团委副书记、班级副班长,用榜样的力量号召青年学生高擎“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火炬,以“线上送教”支援乡村振兴,点对点面向70余名学生开展送教180余课时;以“战疫有我”践行青春誓言,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达320余小时。她用心用情做好疫情防控服务工作,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初心使命,筑成校园安全防线的基石,守护广大师生的平安,在实干力行中彰显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怀热忱与爱,赴奋进之路
她成长于军人家庭,祖父祖母都曾是毕生为祖国的海军事业奉献。甘于奉献、报效国家的家风深深感染着她,从小她就立下要用实际行动爱国报国的誓言。
高考结束后,她选择来到陕西师范大学,选择成为一名国家公费师范生,决心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作为本科生党员“红烛”班班长,学院团委副书记,班级副班长,她积极策划,每月制定学习主题方案,发挥专业优势,带动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组织同学们深入基层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和劳动实践,在举办精品班会和讨论会中号召团员青年高高擎起西部红烛的“精神火炬”,通过主持学校青年团校团学工作研究课题精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新时代群团工作。
在一次西部线上知识援助活动过程中,一名学生这样对她说:“我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你们这样的老师,然后回到我的家乡。”那时候她意识到,作为青年团员,践履“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也正如她的人生选择一样,正是将“小我”融入“大我”,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唯有努力学习,才能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当中,不负时光,做赤诚报国的时代新人。当同学问她为什么始终这么刻苦学习时,她回答到:“因为我是‘红烛’的传承者,只有自己的坚定才能带动身边人坚定,只有自己先进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先进。”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她专业成绩连续三年保持年级第一,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一等优秀奖学金,获得感恩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并在第二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陕西省首届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以报国之志,宣时代之音
从学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目标。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骨干、陕西省高校青年爱国奋斗宣讲联盟讲师,她以做好思想引领为己任,主动承担起宣讲人的责任,线上参与到学院团属新媒体的工作中,线下进团支部、进宿舍、进军训军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的大课堂,用同学喜闻乐见的方式,以青春之名,发时代之声,让广大团员青年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她的足迹遍布陕西省各高校、社区、基层一线,个人开展宣讲50余场,听众万余人。在佐龙镇金珠店社区宣讲时,一位老同志对她说,“平日村镇社区里这样的理论宣讲活动是较少的,虽然过来社区一趟多有不便,但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新鲜血液、青年力量下乡、进村宣讲理论。”这使她备受鼓舞,在基层调研中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坚定了要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真正了解基层需要什么,让更多人知道政策是如何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做出一些实事的决心。
建党百年对她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的号召,她用实际行动作出回应。她利用课余间隙,带领宣传团同学们反复打磨宣讲稿件,参与整理汇编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基层一线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她组织学生,录制“《延安•青年》献礼建党百年”微宣讲视频,激发当代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的思想觉悟、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视频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受到教育部的关注,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平台广泛关注报道,入选了2021年“陕西好网民工程重点项目”。

柔肩担重任,“疫”线青春绽芳华
跟党一颗赤子心,青春路上献青春。她时常在做自己热爱的公益实践中回报社会,入学期间年均志愿服务时长110个小时,学校、街道、社区,处处都留下她志愿服务工作的身影。
2021年末,西安又迎来一场疫情大考,在古都西安这场不平凡的战“疫”中,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她组织学院团员骨干组织成立了战“疫”党员先锋队。每天早晨踏着晨光,在大部分同学熟睡之时悄悄起床分发早饭,引导同学有序前往操场做核酸;在每天的生活物资和水果分发时主动上前抬沉重的箱子,耐心细致地进行分配;每晚在宿舍区值班,为同学们发放物资,倾听同学们的心声;在宿舍走访中,她看到了同学们一起绘制的战“疫”海报、制作的抗“疫”音视频、写下的满满祝福,在服务同学的同时也感受了到同学们积极向上的态度。策划组织战“疫”精品班会、号召学生以艺战“疫”、服务宿舍园区同学收集意见……她深入校内各支部进行十余场“战疫情”主题宣讲,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凝聚起青年学子的战“疫”力量。面对学院和园区2000余名同学,她坚守初心,把青春力量凝聚在实践中,为疫情防控做出青春贡献。
恪守本真、奋楫笃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始终坚定向着成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而不懈奋斗。

关闭